- 旅游服务
- 旅游景点
网购年货有什么陷阱的,要怎样来提防?

问题:提问:永远爱你
现在网上有卖年货的,不知道网上购买安不安全的?需要怎样来提防的呢?
回答:回答:指尖的思念
部分网站又办起了“年货节”。网购虽方便,但陷阱也不少。去年“双11”、“双12”的“血拼”后,消协接到的投诉、法院受理的纠纷均相应增长。
陷阱一:隐藏的霸王条款
近日,小杜在网上购买了一台摄像机,想回家后记录与亲朋团聚的欢乐场景。收到货后,小杜发现摄像机拍摄画质特别差,小杜便和卖家商量退货。但商家说,小杜下单时,商家已经通过弹窗形式告知其交易合同:售出产品只换不退。小杜点击“我同意”之后,该订单才会成功生成,因此不同意退货。
北京市房山区法院法官卢涛表示,诸如“只换不退”、“单方任意解除合同”等霸王条款,对消费者而言有失公平,法院审理类似案件也不会认定这种合同有效。遭遇类似纠纷,消费者可以直接向消协投诉,也可通过诉讼确认合同条款无效。
陷阱二:商品以次充好
陈女士趁打折从网上购买了十余套韩国某品牌面膜,花费3000余元。使用后,陈女士发现作用不大,还有过敏现象。她拿着面膜到商场专柜鉴定,服务员说,面膜包装上的韩语虽然与正品类似,但并不相同。陈女士提出退货,商家拒不同意。
卢涛提醒消费者,有三类证据必须保留:买卖发票、物流取货单据以及网上聊天记录。卢涛说,和卖家交流时,消费者一定要仔细询问细节问题,特别要把网站宣传、介绍产品的广告词复制到聊天内容,以此来固定证据。
陷阱三:给差评后果很严重
去年年底,赵小姐买了一件毛衣,收到衣服后发现图案、颜色和网上图片差距很大,退货遭拒后,她给了卖家差评。结果,卖家不仅在网上谩骂赵小姐,赵小姐每天还接到上百个骚扰电话,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。
卢涛说,给“差评”是消费者正常权利,对于“呼死你”这种方式,消费者应当直接报警,警方须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、刑法等法律规定,按照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,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,甚至刑事责任。
(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)
去旅游要多少钱
- 【暂停发团】韩国首尔济州5天品质游
- ¥2680起
- 唯美沙巴5天4晚MH
- ¥4590起
- <俄罗斯+北欧四国11-13日游>全含,推一罚十,25人团,克宫冬宫夏宫叶宫水晶宫/五宫入内,塔林,双峡湾,波尔沃,海鲜自助,四星/峡湾特色
- ¥21321起
- 海南T1海口悠游海岛5天之旅
- ¥1380起
- 住太阳城,游桌山【南非(太阳城+法国小镇)8天彩虹之旅(品质团)】
- ¥12800起
- 后藏红河谷之旅-拉萨纳木措日喀则三飞单卧八日游
- ¥4590起
- 五星纯玩北京故宫、八达岭长城五天双飞美食团
- ¥4180起
- 【越南旅游】[K]柬埔寨金边、吴哥、金边五天四晚
- ¥3600起
- 1APT-02海天佛国普陀山、普济寺朱家尖观音文化苑四天双飞禅修之旅
- ¥2680起